英国365bet官方网

健身气功中“握固”的养生功效

发布时间: 2025-10-13 00:16:37 作者: admin 阅读量: 7534 评论数: 144

在《寿世青编·十二段动功》上记载:“两手当屈,两大指抵食指根,余四指捻定大指,是为两手握固。”

《诸病源侯论》上说:“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。”

《苏沈良方》认为:“以拇指掐第二指手纹,或以四指都握拇指。”

《道门通教必用集》则记载:“以大指掐中指中节,四指齐收于手心。”

这些说法大同小异,都是将大拇指握在四指当中,不同之处在于大拇指尖位于哪个手指根部,有的认为是食指,有的认为是中指,还有就是无名指和小指。

在四套健身气功当中提倡的握固法:将大拇指扣在手心,指尖位于无名指(第四指)的根部,然后屈曲其余四指,稍稍用力,将大拇指握牢,如攒握宝贝一般。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·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,中医学理论也提出“肝主握”。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,小孩子出于自保,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“固魂”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,却是“肝魂尽失,撒手而去”的。

3.握固在健身气功中的具体功效

从上述的前人记载来看,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,收摄精气。因此,可以认为握固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应当是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。中医学理论认为:“肝肾同源”,肝属性为木,主升发,能疏泄情志、调畅气血,其中肝经系统包括肝、胆、眼睛、筋、爪甲等组织器官。肝经系统的经脉运行在身体侧旁。肾属性为水,主封藏,是生长发育之本,肾经系统包括肾、膀胱、耳朵、骨、头发等组织器官。肾经系统的经脉运行在身体内侧。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平时互相协调配合,可以使人体精气收藏、气血布散,从而生命过程能够持续不断。

在健身气功·易筋经中,“青龙探爪势”和“卧虎扑食势”均要求两手握固,收于腰间,紧贴“章门穴”(章门穴,足厥阴肝经穴位,位于人体的侧腹部,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,是脾的腹募穴,刺激这一穴位可以治疗肝脾不和引起的腹痛、腹胀、肠鸣、泄泻、痞块、黄疸等等)。这里的握固,一方面将拇指紧握在手心,能够使意识内敛、精神内收,从而有助于蓄积精气,为“青龙探爪”和“卧虎扑食”准备充足的内劲与气力。另一方面五指都屈曲用力,刺激了手部的筋骨爪甲。两拳按压两胁,既可护腰强肾,也按摩了两胁的肝胆经络。所以这两势动作中的握固有助于调肝补肾,可以使肝气疏畅,肾精固守。

健身气功·五禽戏的“猿摘”一势,采取握固手式来模拟猴子摘桃。虽然此处的握固动作时间很短,只在一瞬间动作转换了,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配合一次深呼吸,可以很好地引气归元、气沉丹田,填充肾精元气。另外,手式一松一紧的变化,也十分有助于调节大脑神经系统,缓解精神紧张。

健身气功·八段锦的“攒拳怒目增气力”是一势全面调理肝经系统的经典动作。当两手握固在腰间贴肋前送时,可以按摩腰腹两侧的肝胆经脉。冲拳怒目,体现了“肝主筋”、“肝开窍于目”的特性。转掌握固与收拳于腰间,则贯彻“肝属性为木”、“木曰曲直”的特点。还有,这势动作的腿部要求马步站桩,能使人强壮。因此,“攒拳怒目增气力”这一势动作全面地刺激和调节人体肝经系统,可以疏布气血,调畅情志,增强意志,贯通气力,使精气神旺盛,充满生机活力。(中医学中的“肝”主管人的勇气和力量,因此“肝”有“将军之官”、“罴(熊罴)极之本”的别称。)

4.笔者握固三年的体验

握固简单易行,笔者尝试了三年,在走路、坐车、开会、闲聊时经常性握固,自觉对改善“虚火”非常有好处。中医学指出:“瘦人多虚火”。笔者曾经常性鼻干咽痛、脑热耳鸣、手心发烫且容易烦躁,长期坚持这个手势后,这些症状均得以明显改善。笔者认为,“握固”固的是肾精肾水,可以来滋阴降火(虚火)。可以推测,握固对那些习惯性口腔溃疡、慢性咽喉炎、慢性鼻炎以及容易上火生气的人士肯定也会有帮助的!这三年来,笔者的白头发(虚发)也明显少了,是不是同“握固”也相关呢?在巢元方的《诸病源候论》(卷二十七)中,讲到《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》时,提出应当“握固两手,如婴儿握,不令气出。”中医学认为“发为血之余”,“肾之华在发”;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表明他(她)精血旺盛。握固能固精补肾,自然是有利于乌须黑发的。

握固虽然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手式,古人说长期坚持可以安定神魂、辟邪防疾,古人所言不虚呀!可见,养生的方法不在于多,而贵在坚持。

不妨你也经常保持两手握固吧!(本文完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