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365bet官方网

教你如何一字不错地背下《蒹葭》

发布时间: 2025-07-02 21:14:57 作者: admin 阅读量: 2325 评论数: 41

又是一道送分题

——教你如何一字不错地背下《蒹葭》

珠海 张宝月

《蒹葭》是中考必背古诗48首里的其中一首。这首选自《诗经》的古诗虽然不是48首里面最长的一首,但却是最容易背错的一首。

先来看几个常考的默写题:

1.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2.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3. 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

下面是诗歌原文:

蒹葭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
这首诗的音韵特点是重章叠句,回环反复。这样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,极具音韵美。但是由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,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,背起来的时候就很容易背串。比如下面这一题:

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看到“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”,很多人马上就能反应出前面一句是“蒹葭______,白露______”。但是横线处到底是“萋萋”还是“采采”,到底是“未晞”还是“未已”,就很容易混淆。

对于这种押韵的古诗,我们可以从它的音韵入手,将易混淆的点区分开来。

蒹葭

蒹葭苍苍(cāng),白露为霜(shuāng)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(fāng)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(cháng)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(yāng)。

在第一节里,偶数句最后一个字(即上面粉红色字体的部分)全部都是“āng”韵,记住这一点,就不会把其他两节的内容背串到这里来。

蒹葭萋萋(qī),白露未晞(xī)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(méi)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(jī)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(chí)。

第二节,偶数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并非全部相同,但是它们都是平声,即它们的声调都是阴平或阳平(第一声,第二声)。

蒹葭采采(cǎi),白露未已(yǐ)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(sì)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(yòu)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(zhǐ)。

跟第二节不同,这一节里偶数句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,即它们的声调都是上声或去声(第三声,第四声)。

现在再来看刚刚那几道题:

1.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这里给出的最后一个字是“涘”,是第四声,属于仄声,所以它是第三节的内容,要填的两句诗里最后一个字都应该是仄声。在“萋萋”和“采采”里,很容易就选出“采采”,在“未晞”和“未已”里,很容易就选出“未已”。

2.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同理,这里给出的最后一个字是“湄”,是第二声,属于平声,所以它是第二节的内容,要填的两句诗里最后一个字都应该是平声。在“萋萋”和“采采”里,很容易就选出“萋萋”,在“未晞”和“未已”里,很容易就选出“未晞”。

3. 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。

同样地,这里给出的是“涘”,所以后面应该也是以仄声结尾的诗句——
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
记住这几个区分点,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背错《蒹葭》了!

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:yuwenyuekan编辑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)

相关文章